九江学院报
出版时间:2009-02-2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礼仪教授开讲礼仪文明校园传播文明







  本报讯 2月12日晚上和13日下午,“中国礼仪教授第一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做客我校第53期濂溪讲坛,以“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为题分别在浔东校区大礼堂和主校区七教一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两场精彩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吴桃娥,副校长李炎生分别主持。
  在2月13日下午报告会前,学校在七教一楼报告厅举行隆重仪式,敬聘金教授为我校兼职教授。党委书记陈绵水代表学校为金正昆教授颁发聘书。
  讲座中,金正昆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以生动的事例、幽默诙谐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礼仪概念、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怎样欣赏别人、怎样换位思考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与人合作就是要欣赏别人,与人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要沟通、要相互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交往艺术和水平等。
  金教授以孔子的话“礼者理也”阐释了“礼”的具体涵义和其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所谓礼仪就是如何使我们更好地与人合作,与人合作要讲求“大事坚持原则,小事善于变通”,以及“善解人意”等原则。
  做人与做事哪个更加重要?金教授认为,显然做人更重要。因为不会做人就根本没有做事的机会,何谈做事?他引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治·梅奥的话说:“知识与技巧给人谋生的武器,但只有与人合作的能力才能让人可持续发展”。礼仪就是对人的交往与合作的一种把握,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人格修养,荀子云:“礼者养也”,即指此意。
  金教授还从人际交往的小故事出发,揭示了我们生活中经常忽视的一些礼仪细节问题。他特别提醒我们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要坚持 “以对方为中心”的白金法则,了解别人,不要无心的伤害别人,说话做事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做到善解人意。
  金教授强调:人际交往既要相互尊重,也要入乡“知”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国家有不同习惯,如果彼此都有所了解,会避免很多误会。”他列举了与外国人交往中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
  在谈到我们应该怎么做时,金教授提出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原则。所谓“内强素质”就是要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使得自己拥有“阳光心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习惯接受,“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做人要宽以待人,不要对他人苛刻,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敌人往往是被我们主观寻找和制造出来的,问题不是出在问题本身,而是看问题的角度。”而在说明“外塑形象”时,他指出了职场着装以及面试时的许多注意点,包括正装的穿着,职业服装禁忌,面试礼仪和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等。
  在演讲中,金教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世界具有多样性”。“俗事无是非,标准有对错!”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因此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关注交往对象的心理与感受,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同时,要懂得欣赏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欣赏,正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保持一个宽广的胸怀,不怨天尤人、不吹毛求疵,要学会感恩,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海纳百川而宽广,山容万木而葱茏”的美好境界。
  在演讲的最后,金教授将本次报告的内容作了概括。礼仪基本要求就是要提升我们的教养,维护我们的形象。提升教养靠遵守规则。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要善解人意,要换位思考,要有感恩的意识,要懂得欣赏别人,要注意为人处世。
  报告会结束后,金正昆教授欣然为我校濂溪讲坛题词:有礼走遍天下。
  副校长李炎生、吴桃娥在主持时指出,金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素质教育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一、社交礼仪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礼仪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二、讲究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公民。提高素质,重在践行。我们要用社交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追求人格和道德的完善,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教研室、和谐的校园。 (伍言/文 李龙/摄)

九江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584次访问,全刊已有399846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