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报
出版时间:2007-09-01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程很美


作者:甘林华
  时光就象是一件披上青苔的外衣,滑溜溜地躺在那里,看似没有任何声响的生长,但就是在这不知不觉之间,改变得让人觉得深刻。就好象这盛夏光年的报社实习生活,过程一点一滴滑落,一个月,三十天,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好好经历了,留下的都是最美最永恒的印迹。
  今天下班回家是艰辛的:等一个小时的车,然后再坐四十五分钟的车。
  公交105穿过城市的中心地段,夜开始慢慢逼近,陌戈发来短信问我还要多久才能到家,所谓的家,也不过是我和她为了实习在外面临时合租的房子。我说现在在车上,距离回家还有一段长距离,距离回家还需要一段长时间。
  实习的麻烦莫过于白天到处赶路奔波的疲惫过后再加上漫长的等待,这样的日子真的很累,而我却在悄然之间开始习惯。有人说习惯是对自己残忍的仁慈,因为无法改变。
  习惯了等很长的时间坐很久的车的姿态,习惯了好几天吃不到米饭泡面啃干面包的日子,也开始习惯了为赶新闻稿件而疲惫透支的大脑。
  白天,我和陌戈奔跑在城市的不同边缘,看不同的人,见不同的事,听不同的声音。下班后,我们是最温暖的朋友,一起绕着学校的小路留守黄昏。两个人走在一起,一条路可以走很久也可以绕很多的圈,但是不觉得累。看着云朵,看着飞鸟,看着日子从我们身边一片片、一群群地飘忽过去。无聊的时候也象小时候那样爬栏杆,翻围墙,乐此不疲。一起看守着这个夏天的黑夜。城市的夜晚缺乏生动的声音,而且嘈杂。生活开始变得紊乱,没有了层次感,我和她成了城市新增的夜猫子,很晚睡觉,经常一下班两人齐趴在床上就睡,直到深夜房东“咚咚咚”敲门才开始醒来,然后起来洗澡,然后一直睁着眼睛到天亮。
  跟着带我的记者老师采访了一个月,走了很多的路,也认识了不少的人。写了很多的稿件,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甚至采访的时候都不敢说话。起初就像是记者老师的一个随从文秘,一个劲儿的记录,没有主动。后来胆大了,一个劲儿地抢先问,老师说这才有做记者的素质。
  记者就象是一只永远在赶路的鸟,不停息。来往于城市的各种场合,见识世间的人情冷暖,记录城市的踪迹与成长。这样想着,觉得做记者实在很有成就感,虽然累。
  肉价一上涨,我就得拜访肉铺户;菜价一提高,我又走遍菜市场;夏天高温炎热一持续,乘凉避暑是新闻,幼儿发病率高也是新闻;小偷被抓,市民纠纷,邻里冲突也是新闻。真是大事小事,事事关心。
  最后的一次采访是下乡,到九江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暴风雨的袭击,百年老树连根拔起,砸损了农家屋舍。出行比预料的要艰辛很多,我和一个文字记者还有一个摄影老师一起乘车前去。九点出发,一路转车步行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到达。村里的人很少,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剩余的也就那么几个老人家。枣子无人收,西瓜也遍地是。棉花开得也慵懒。
  被老树砸毁屋舍的老汉领我们到现场看了情况,看着满地废墟,老汉的眉皱得很紧。突然心情开始变得沉重,百年老树需要保护,可怜老汉也要被关注。生活在这个世界角落的人时时刻刻总会有人遭遇到不幸,而被我们关注或遗落的又有多少呢?
  了解了事实后,没有停留太久就离开了。谈老师说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情来说,我们能做的必须要做的就是报道事实给社会,让社会来关注并给予帮助。
  其实这样一个月下来,重要的不是说你的写作能力得到多大提高,而是你的心有多大触动,你的思想有多少升华。
  晚上一回到房子,我就把稿子写了然后上传,之后收拾好东西准备第二天回家的行程。突然很不舍很多的人很多的事。对我好的朋友,教我东西的记者老师,采访过的人,去过的地方,熟悉的公交车和沿途的景,甚至还有那有点抠门的房东太太的唠叨。
  有些人来得及问候有些人来不及告别,但是离开,并不代表遗忘。谈老师在我离开的时候跟我说如果想要做记者就得坚持,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前行。
  我笑了,她说的对。生活只要在继续就不要害怕前行,想要到达远方现在就开始起程。

九江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629次访问,全刊已有399870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