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报
出版时间:2016-05-2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学之美


作者:文国际交流学院甘霖

  曾经听过一句调侃之语“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我想,国学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习,是否也是如此?晚上六点半,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我参加了浪井文学社的国学品读活动。
  活动以交流和讨论的形式进行,在座的都是国学爱好者,其中传道解惑的宋道贵老师,侃侃而谈,在他的引导下,我对国学的发展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国学,怎样学习国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国学,最初来自于礼记中提到的“国有学”,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学”的意思指的是学校,而当时的“国子”指的是王侯的孩子。后来传到日本,在日本,国学是一种思想学说,再传回到中国,则是“中国本土的一些思想”,是梁启超等将国学的概念带入中国的。
  宋老师认为,学习国学的教材要加以选择,不能将古代的东西照单全收,如今提倡的是“新国学”,用三种视野去对待国学:一是“历史的眼光”,对古人在当时历史时代下的思想进行理解;二是“看到当下社会的需要”;三是“未来的视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场的同学们聚精会神,乐于交流,提出了不少问题,包括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有什么用,宋老师的解答是“你说无用就无用,但无用就是大用”。我们还讨论了科学和信仰的关系,如何推动国学的发展等等。了解到现在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新左派”的思想,其思想核心是盲目地排斥西方。讨论了儒家的思想局限性,由于过分强调用伦理道德来引导他人而忽略了“制度”的重要性。关于怎样学习国学,我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一是通识学习,二是“实践体验”,通过自身体悟感受国学的意义所在。
  周三晚上,我观看了“九江学院国学经典诵读”的比赛,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岁月,曾经在诗词歌赋中寻找自我,曾经在老师的要求下背诵默写古文,并相信它定然有莫大的意义。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各个学院诵读,表演,展示,各显所长,还即将在五月四日青年节进行决赛,以致敬意。不禁让我感叹“国学的春天来到了。”
  如今掀起的国学热,虽然不排除有许多“国学班”存在“利益化”的问题,但我依然欣喜不已,因为,不忘其本,方得其终,不忘国学,方为国人。有许多人,在社会“失序”的状态里,想要找回我们曾经拥有的一些“人文信仰”,我想,我们必将有选择地继承,有发展地传承,当“新国学”如同一颗普世的种子慢慢散叶开花的时候,当“国学”不再被人称为“没落”和“孤魂野鬼”的时候,或许,我们又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精神家园。

九江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277次访问,全刊已有3998331次访问